10月10日,德信服务连发两个公告,一项是对半年前发的2024年年度报告进行补充,另一项则表示不再推进逾15项潜在目标的收购。
延宕两年,德信服务终于在今年8月签下收购莫干山云谷德信开元名庭酒店的协议,对比两年前的收购价格,还节省了1200万元。
新公告里,德信服务补充了2024年减值亏损增加至5764.1万元的情况,2025年中报更显示全面退步。
不再推进其余收购事项,或是没有物色到合适的收购对象,亦或是手头现金预算不足。
从公告上看,德信服务不推进15项潜在目标收购事项的直接原因,是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已经用在了收购莫干山酒店上。
2021年7月,德信服务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所得款项净额为7.635亿港元。当时德信服务划拨了约65%,即4.96亿港元用作“透过多渠道扩大业务规模及增加市场份额”,其中就包括用于收购或投资物管公司。
但除了2022年10月以1570万元收购杭州凯川39.2%权益以外,德信服务没有了其他的收购动作。
截至2022年12月16日,在“透过多渠道扩大业务规模及增加市场份额”一栏下,德信服务还剩余4.26亿港元并未动用。
于是,德信服务第一次更改了募资款项用途,将3.42亿港元划拨到了项借款人贷款,由此用于收并购的所得款项只剩下了8370万港元。
来到2024年底,这笔款项在年内已动用130万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8240万元。
今年7月,德信服务再次启动收购工作,以7800万元总代价收购莫干山瑞璟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象则是关联方德信中国。
资料显示,莫干山瑞璟置业所持有的主要资产为莫干山云谷德信开元名庭酒店,因此德信服务的主要目标其实是该酒店。
物聊社了解到,德信服务早在2023年8月便已对莫干山酒店进行过一次收购工作,当时的价格为9000万元,但由于关联方违背协议将该酒店出售给了第三方,最终收购事项不了了之。
实际上,当时违背协议的德信中国更像是因为被颁布清盘令,无法及时将资产卖给德信服务而毁约,最终还是让德信服务在两年后曲线收回。
根据收购公告,德信服务此次收购的资金部分来源于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尚未动用的8240万港元(约人民币7500万元),剩余约300万元将由内部资源支付。
换句话说,为了拿回关联方德信中国的酒店资产,德信服务已经一次性把划拨给收并购用途的上市募资所得款项用完了。
最新公告中,德信服务表示,公司在上市之后已经物色并初步评估超过15项潜在目标,但经对潜在目标进行详尽审查及进一步尽职调查后,包括实地考察、财务及营运分析及背景核查,决定不再推进对该等目标的收购事宜。
除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素,德信服务认为目前尚未物色到任何合适的收购目标,所以才决定将剩余的上市募资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收购莫干山酒店。
尽管手上还有2亿元现金可用,收购事项占可用现金总额也没有超过40%,但对于目前的德信服务而言,全部用完上市募资所得款项完成“曲线救母”其实已经是最佳选择。
在2024年底,德信服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经由2023年底的2.3亿元下降至2.02亿元,截至2025年中期,又下降16.1%至1.69亿元。
如果以德信服务目前的在手现金收购莫干山酒店,本身已处于下降趋势的现金存款将在付款后下降到不足1亿,而德信服务当前财务状况并不能保证今年的运营成果可以覆盖大项支出。
毕竟德信服务近年来受到行业环境变化以及关联方影响,自身业绩出现下滑情况,已经保下了莫干山酒店,德信服务也不能将自己完全置于风险之中。
2024年,德信服务录得营收9.33亿元,同比下降2.3%;毛利为1.87亿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为20.1%,同比下降3.6%;年内利润为3770万元,同比下降39.7%。
除此之外,在管建筑面积同比下降0.4%至3910万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下降5.6%至4220万平方米。
在2024年度报告中,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还对德信服务的年报发表保留意见。
核数师表示,年内德信服务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包括已经支付给德信中国的按金2.5亿元,但由于德信中国已经被颁布清盘令,按金的可收回性存在不确定性,也无法厘定是否计提任何减值拨备。
应收款项中,德信服务对贸易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拨备7614.1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将近4000万元;对其他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拨备1162.4万元。
近日发布的2024年报补充公告里,德信服务重新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3620万元,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为2140万元,减值亏损总额为5764.1万元,同比增加88.77%。
具体来看,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3800万元,其中包括应收德信中国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2520万元及其他1280万元。同时,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拨回为180万元。
报告期内,录得收入4.43亿元,同比下降6.4%;毛利润为9440万元,同比下降7%;毛利率为21.3%,同比下降0.2%;利润总额为34600万元,同比下降18.6%。
中期报告里,德信服务将总收入的下降归结于非业主增值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下降,但其实营收规模更大的基础物管服务同样呈下滑趋势,只是另外两项收入下滑更为严重。
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1.2%;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1380万元,同比下降30.4%;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000万元,同比下降48%。
上游房地产开发行业直接影响到非业主增值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的运营情况,相对更稳定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下滑则由市场竞争带来的在管面积下滑所致。
于2025年6月30日,德信服务总在管建筑面积为38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合约建筑面积为41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
虽然期内已经终止了18个项目,签约面积也减少了175.4万平方米,但德信服务的贸易应收款总额还在持续膨胀之中。
贸易应收款项为5.06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17.67%。其中来自关联方的应收款项为1.17亿元,上升8%;来自第三方的应收款项为4.79亿元,增长21.26%;并对总应收账款减值拨备9307.9万元,增加22.24%。
其他应收款项中,按金从2.69亿元增加至2.73亿元,代表业主的付款由4244.7万元增加至4484.1万元,其他项由4880.1万元增加至4993万元。
业绩“开倒车”,要出清的风险因素却不见减少,德信服务不再“剁手”的深层原因或许是“钱途”不太乐观。